浙北英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湖州日报:3名学子入围“希望之星”只有狂人才干的事情!带字幕美国之音慢速英语VOA Special English学英语视频近1000个,自诩为国内最全!适合增加词汇和锻炼听力!点击查看...
查看: 10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期末论文: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5 23:3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博文
期末论文: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究
作者:杨婕.爱山小学 时间:2011/12/28 14:46:50

摘要:新课程下如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生态学的基本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将语文课堂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看待,通过对语文生态课堂内涵的解读,从教学环境、教学要素、教学活动等方面论述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构建策略,如课堂生态环境的营造、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生态学

引言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本质上就是一门关系学。当前“生态”作为一个环境的概念,逐渐被社会科学广泛引用。现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逐渐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行为,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行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撞击着传统教学的方方面面,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堂,同时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使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由理念的探讨转入实践的探索。本文把生态学基本理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样,一方面将语文课堂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看待,把教师、学生、文本等要素看作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因子,另一方面将“生态”作为一种理想境界来追求,使师生在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环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从而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让课堂回归自然,组织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
一、关于语文生态课堂的理解
1.语文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它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学科。教育生态学运用了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科学的方法,从结构和功能上分析和研究一定的教育生态系统,探讨寻求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合理结构及其最优化教育生态结构和功能规律。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促使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使其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
教育生态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前者主要是研究一个国家领域内的教育系统的问题,后者主要是研究学校、教室、课堂、教学设备、课程等对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微观问题。
从研究对象来讲,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生态系统与各种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科学,它侧重于考察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对教育生态系统和作为教育生态主体的人的影响。它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看作自然的人,又看作社会的人,以个体的发展为出发点,研究外部环境以及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教育生态学从生态环境因子的分析中,探究各种生态环境与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从影响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的相互联系中,研究教育的发展规律。
2.语文生态课堂的理解
(1)生态课堂的内涵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的关系。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在生态系统,研究课堂生态系统,应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全面考察课堂内部的过程、要素、特点、作用和相互关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构建和管理课堂。
生态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生态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构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态课堂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生命性、生成性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它不否定传统的课堂,而是重构课程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课堂。因此,生态课堂不是“生态加课堂”,而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关照课堂,是课堂教学中人与环境之间动态平衡的良性发展的课堂。
生态课堂的本质是联系、发展、和谐与共生,内涵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动态生成的课堂生态情境与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以理解、交往、动态生成等为教学方法,协调课堂生态内部生态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合作者,学生与学生成为协同的自主学习者、竞争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成长。
(2)语文生态课堂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依据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通过汉字、汉语言的学习,了解我们汉民族的文化,也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悟。而学生语文能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中的活动与环境不断交换信息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语文生态课堂就是从生态学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语文教学,创设有利于语文教学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激发和体现作为生态主体的师生的生命活力,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通过对话、沟通等多种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促进动态生成,使语文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教育生态学来看,语文生态课堂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生态环境等生态因素共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在课堂中,知识、情感态度、道德、技能等的传递和发展过程是一种信息流动过程,它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在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重视师生生态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流,透视文本生命以引起共鸣,让学生有所感悟和体验,提高语文素养,在满足师生生态主体的共性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要推动语文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语文生态课堂的特征
传统的生态就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语文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语文课堂形式,对传统的课堂有继承,同时也有自己的引申,主要强调了学生与课堂环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语文生态课堂的特征表现为教学环境的生态化、教学要素的生命化、教学活动的交往互动性。
1.教学环境的生态化
一个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是师生完整生命得自由成长的前提和基础。语文生态课堂的环境包括自然、设施、时空等因素构成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人际、信息、情感等因素构成的精神环境。在此重点讨论精神环境。
第一,语文生态课堂的情境是和谐自然的。“情境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自然环境或具体社会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就是一种具有感情色彩的氛围,它主要包括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是一种人文性情境,学生心态自由开放,师生、师生与文本之间交流对话,这是进行理性思考、获得逻辑思维的基础。因此,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环境特征是人文情境与科学情境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得到发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情境中,教师按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氛围缺少生命活力,文本的内涵被忽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语文生态课堂要突出“人文”情境对学生的影响,强调情感性、独特性、创造性,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与创造,使学生受到情感、文化的熏陶。但语文生态课堂在强调人文情境的同时,也关注科学情境,它关注学生的感悟、审美体验,但也要求他们对文本进行理性的评价。
第二,语文生态课堂的人际交往环境是和谐互动的。“课堂人际环境主要是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和谐与否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就课堂而言,课堂中存在着许多中关系,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个体与自我关系等。语文课堂生态系统中,作为生态要素的教师和学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中心又是权利的中心,而学生则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形成了填鸭式教学,而且由于应试选拔的影响,使学生处于非理智的竞争之中,这就造成学生合作意识欠缺,阻碍了学习资源的合理流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生态课堂中人际交往的环境是互动、对话的。这主要体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首先,语文生态课堂要求教师成为语文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敢于承认自己有不如学生的地方,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同时,教师应转变观念,要乐于向学生学习,“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师生互动,构建充满生命力、和谐发展的语文课堂。其次,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且他们所掌握的资源也是不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资源的流动,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也可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理性的竞争意识。
2.教学要素的生命化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生态因素,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都服务于三个基本生态因素。语文生态课堂中三个基本因素各有其特征。
从教师方面看,教学要素的生命化表现为要体现教师的智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教科书被动消极的执行者,而是课程主动积极的开发者。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允许学生多元的、创造性的阅读,教师自身要个性化的、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从编者、作者、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时要有自己的生命体验,敢于怀疑和批判,敢于自己判断和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影响学生。
从学生方面看,教学要素的生命化表现为要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教育的起点和回归是人的生命,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过程,也是生命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所以,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进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他们独特的生命体验、生活经验得不到尊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同时,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形成了丰富的经验。而在语文生态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在教学中允许、鼓励他们创造性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和情感,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成长的本质,使学生焕发生命活力。
从教学内容看,教学要素的生命化表现为体现教学内容的生命性。教学内容作为语文生态课堂系统中的一种因素,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具有生命的,是师生互动对话的参与者。语文课程学习以学习文学作品为主,教科书中所选的文学作品都洋溢着作家的思想和情感,洋溢着作家的生命活力。文本作者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文字、标点、篇章结构等,创设了一种优美的情境,向读者表达真挚的情意,彰显着本真的生命。而语文教学就是以文本作者所创设的这一环境来影响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进入不同的情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生命的感受与体验。
3.教学活动的交往互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有话语权的生命对话过程,这里的“对话”并不是狭义的语言的交流,而是一种新的课堂范式,是作为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生态因素——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并作为对话的直接参与者,学生和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
首先,师生与文本是互动的。在传统的课堂中,语文教师没有重视文本的人文性,忽视文本的生命性,只是教教材,向学生讲授教材中的知识。同时,教师对文本解读过程中过多的依赖教学参考书,缺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有时存在片面化、狭隘化、表面化等现象。
语文生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一方面,教师与文本的互动是教师通过深入阅读文本,以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创造性解读,然后引导学生走进作品,贴近作者,感受文本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和获得体验,自己与文本内涵以及隐含在文本之后的作者展开交流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文本始终作为情境的载体,以丰富的内涵与读者进行交流,同时,师生又以对话的方式对文本提出批评、质疑、肯定,并加以拓展延伸,使学生与文本加以融合。
其次,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教与学是语文课堂活动的中心,传统的观点把教学活动看作是教师在课堂中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传授学生知识,在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观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因此,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只有教师在讲,而学生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只是作为陪衬在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展,对文本的解读缺乏个性,情感体验得不到交流。
教师与学生是语文生态课堂中的主要因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生态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不是单向的,而是互依互存,在平等的相互交流中互动促进。在课堂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生命主体之间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作用,共同成长。语文课堂与其他课堂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学内容富有人文性,需要教师通过卓越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文本。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形式除了教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更要以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声情并茂的朗读、富有激情的语言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形式是通过对话交流能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与信息,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合理竞争。
三、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策略
为了构建和谐平衡的语文生态课堂,协调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素之间、各因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语文课堂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根据语文生态课堂的特点,以教育生态学为基础,提出相关构建策略。
1.课堂生态环境的营造
课堂环境是小学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环境的时空差异会对师生生态主体的教、学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要努力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成为自我指导和自主的学习者,推动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具有丰富性、灵活性、人文性,需要给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因此,语文生态课堂应注重教学情境的营造,语文教师可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语文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有很多。一是利用现成的教室环境中的因素,如对座位、光线、温度、设施等方面进行布置,创造出一定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增设音乐或图画元素,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营造某种氛围,重现生活场景,帮助学习者感受、体验,使学习者通过内化而真正掌握语文知识,获得情感熏陶。如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教室进行布置,在墙上挂些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古代画卷,幻灯片所使用的图片也要具有古风古色,还可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这对体会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会有帮助,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绘声绘色的朗读、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所以,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加深体会。
2.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而且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构成。它贯穿于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与教学主体有着广泛的教育联系和文化联系。从生态化教学的视角对语文教学资源加以界定:语文教学资源主要是指那些参与语文课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实现,使系统稳定不断地有序地进化升级的各种因子的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是语文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语文课堂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
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直接关系语文教学实施的成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教学资源在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划分为客体资源和主体资源。
(1)客体资源的开发利用
客体资源指独立于教师和学生以外的以事实呈现的语文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等。在语文生态课堂教学中最常涉及的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雪山冰川等)和人工形态(如田野园林、人工湖泊等)。语文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亲近自然、走进自然,观察、体验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同时,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审美角度认识、把握大自然,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唤起学生对祖国、对一切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事物的热爱。
从阅读教学方面看,自然资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语文教学内容往往是教材的文本内容,由于受学生年龄、阅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约束,学生对教材内容并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把他们带到课文所反映的事物中去,使之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写的是一个小男孩观察草地上蒲公英后的发现。由于很多孩子没有亲身见过蒲公英,只在电视、书籍中偶尔看过、听过,对于文中所描写的开满白色蒲公英的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蒲公英怎么会张开、合拢学生也许不能理解,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文本的语言多么优美、多么富有童趣,都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大自然中观察蒲公英或是上网寻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然后组织班级交流,让学生获得与文中小男孩一样的“看——找——想——探”经历。这样把学生带入生态环境中,让他们获得真切的感受,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学会观察生活与发现生活。在教学《黄山奇石》《桂林山水》《长城》等写景的课文时,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后可以出示有关的图片,加深他们对文本的印象。
从写作教学方面看,自然资源可以为言语训练提供内容。学生自中年级开始尝试写段落时,便存在惧怕心理,所写的内容千人一面、素材雷同,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观察,积累有限,选材脱离社会、生活。关于习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真是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因此,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向大自然,与大自然接触,在体验和实践中增加习作的内容。小学生写作时往往是先获得客观事物的表象,然后将对事物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形成内部言语,再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在大自然中,每种资源都有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认识所观察的对象,从而积累素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对活动的过程、活动中的故事、环境等素材加以提炼,这样学生自会文思泉涌。
(2)主体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中的主体资源主要是语文生态课堂中的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他们既是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本身也是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资源。
首先,教师资源的开发。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语文教师不仅对教学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而且教师本身就是教学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资源,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文化底蕴与语言艺术上。
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知识素养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课外知识。这样可以机智地解决课堂中出现的一些教学问题,也可以使不同经验水平的学生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交往互动的,教师的知识、能力、智慧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同时,学生的疑问也可促使教师进一步的钻研教材、翻阅课外书籍,从而积累更多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有效而丰富的信息。
语文教师要有卓越的语言艺术。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同时语文教学是一门讲究语言的艺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语言需要有艺术性。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教师要以语言艺术创造诗意的情境,让学生获得诗意体验。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蒲公英》一课时,有教师这样导入:“秋天到了,蒲公英的花瓣渐渐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瞧,小蒲公英种子离开妈妈的怀抱出发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和它们一块儿来一次旅行吗?我们快快随着这些小降落伞一起飞起来吧!”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情绪渲染、创设环境,将学生带入风景怡人且开满蒲公英的野外,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蒲公英在空中飞扬,这样可以使学生马上进入文本,获得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尤其是导入时,运用其语言艺术,利用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创设独特的环境,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的情境,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其次,学生资源的开发。语文生态课堂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资源的构成者和生成者。学生身上具有教学开发与实施中的多种重要的资源,其他资源最终必须和学生资源相结合,才能发挥效益。
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语文教学资源。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风格、思维策略、性格等方面多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他们有独特的感知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这些差异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必须的因素。因为语文教学过程并不是呆板的,而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个体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情感领悟和人生体验,使文本的解读变得多样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与文本交流时所产生的不同理解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让学生了解他人的想法,拓展自己的思路,拓宽审美视野,获得新的体验。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成为引导者,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引导,而不是以“权威”自居。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教学,使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学生处在和谐、平等的互动交流中。
学生是具有探索欲望的个体,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欲望会推动语文课堂的教学发展。以阅读教学为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拥有阅读期待,他们会对文本故事的发展或人物命运进行关注,这会引起他们的思考。所以语文教师就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期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创设的情境,主动地与文本展开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设置悬念、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通过语言引导、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促进与他们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促进师生间知识、情感的传递。
结语
本论文将“生态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有利于语文教学良性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语文课堂的可持续发展。语文生态课堂的研究正处于探究阶段,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尤其是把生态思想真正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立志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参与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的实践和探讨研究,让语文生态课堂更加完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蓝雨

王元明爱山小学

姚惠平.爱山小学
RE:期末论文: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究
作者:姚惠平.爱山小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典范英语|Oxford在线词典|在线查词典|每日签到|浙北英语网 ( 蜀ICP备10032068号 )

GMT+8, 2024-12-22 18:06 , Processed in 0.0645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