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英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湖州日报:3名学子入围“希望之星”只有狂人才干的事情!带字幕美国之音慢速英语VOA Special English学英语视频近1000个,自诩为国内最全!适合增加词汇和锻炼听力!点击查看...
查看: 8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论语》中读懂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5 23:5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韦毅菊爱山小学

说起《论语》,就会想到孔子,就会联系到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迂腐的儒家思想。“迂腐”,是的,曾经在只是通过道听途说了解不真实的儒家思想的时候,我也这么认为,这么不屑。然而现在,在深入阅读了《论语》之后,我大彻大悟我错的很离谱。《论语》流传至今,作为国学经典,是真正有属于它的骄傲的。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造就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那更是最具智慧的结晶。《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诚然,千年文化的传承,时代的变迁,很多思想或许已经不适用于今日,但还有很多精华的东西,与时俱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深思;更有甚者或许我们已经失去,或淡忘的,却值得我们去寻回去审视。
作为一个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尤其推崇《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学习理念,为其所折服,纵然过了这么多年,它们仍然具有先进性,依然需要现在的教育者深入地学习。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当时的社会中能受教育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贫穷低贱之人想要受教育只能是一个神话,能够提出“有教无类”,这是一个壮举,更是一个奇迹,我想这个思想应该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短短的四个字,蕴涵的是一个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在经济发达,思维开阔的今天都鲜有人做到的神话。反观现今的教育,虽已经过了社会等级森严的时代,但是却在有意无意中将学生三六九等的分化,重点大学、重点班、重点培养象……,总是自觉不自觉忽略了一些学生,曲解了一些学生。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学的是孔圣人的包容与大爱。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看了这句话,我在想,这可以算因材施教的最早源头吗?暂且这样理解吧。当今大家都在大谈特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但是我们可否知道孔圣人在很久很久以前已经做了,且做得有声有色。我想要细细参悟这一妙语,将它终生去追求的信念,然后试着应用渗透于课堂的教学,将圣人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正确的教育观,然后像夫子一样桃李满天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尔改之。”(《述而》)耳熟能详的古话在告诉我们:做人应该谦虚,要知道大智若愚。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人无完人,只有不断地请教别人,向别人学习,才能完善自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在我们周围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才华,比如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然而在这一点上,他竟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然后从新审视学习之于人生的意义 ,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更加厚实。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师教育孩子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
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
轻巧鲜少的书页,短小精辟的话语,承载的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有心灵的坦途,也有现实的禅机。《论语》当中孔子一直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形象,和学生探讨问题总是和颜悦色,是商量的语气,尽管孔子比他的学生要大好多岁。显然,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是成功的,我将终身不断地学习《论语》,学习孔子,借以在人生困惑的时候给予自己有价值的启迪。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在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过程中,我也将听取夫子的意见,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步一步积累起切实的道路,用行动去堆砌我那小小的理想的堡垒。
以前,像《论语》这样的古书之于我是如此的遥远,而如今他俨然已经成为我钟爱的读物之一了。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也领悟了一个道理,很多事物都有其存在和流传的价值,那是经久不变的文化承载的中华民族的智慧。让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典范英语|Oxford在线词典|在线查词典|每日签到|浙北英语网 ( 蜀ICP备10032068号 )

GMT+8, 2024-4-26 10:41 , Processed in 0.0594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